时间:2025/6/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平山县用足“绣花功”精准扶贫啃下“硬骨头”过上好日子年7月18日,平山县南文都村荷花满塘。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平山,著名的革命老区。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视察时,叮嘱平山干部群众“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平山县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瞄准“硬骨头”攻坚克难,用足“绣花功”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平山干部必须考出好成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平山县委书记董晓航说。艰苦奋斗拔穷根!到年,平山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个,户,贫困人口人。其中,66.73%分布在资源匮乏、条件落后的深山区;38%为老弱病残。面对这最难啃的“硬骨头”,平山县积极谋划扶贫路径。“争做脱贫攻坚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圆满完成脱贫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年12月,平山县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动员大会上,名贫困村第一书记集体宣誓。近年来,平山县精心挑选出名精兵强将,会同中央、省、市扶贫工作队一起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干部群众合力攻坚。李家庄村变了,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南文都村变了,葡萄庄园生机勃勃……平山累计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个,个贫困村实现了产业全覆盖。精准识别,一户不落;精兵强将,一干到底。年,平山县脱贫“摘帽”,年消除绝对贫困。面对成绩,董晓航的沉思多过兴奋。“脱贫‘摘帽’是当代干部奋斗的新起点。”他说,要下更大精力抓好后续发展,带领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发展旅游产业脱贫奔小康是平山的一大特色。这让平山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继续深耕的决心。李家庄村三面环水,颇具太行风情的农家小院散落在村庄各处。每到节假日,村口“赋咏雅舍”农家乐老板谷永设都会忙得不亦乐乎。前几年,老谷办起了农家乐。“一年下来能挣五六万块钱,再加上土地流转、水库移民补贴等方面的收入,日子过得美着呢!”目前,平山县已拥有1家5A级景区、10家4A级景区,打造了公里的“快旅慢游”大环线,串联起天桂山、驼梁等10余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将继续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董晓航介绍,平山今年启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构建“红色引领、多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平山也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形成了“钢铁支柱、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年,平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0.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新时代,新起点,“赶考”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努力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董晓航说。(河北日报记者王峻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2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