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阅读提示:家乡是出走,也是回归;是远行的起点,也是回望中念念不忘的山川和蝴蝶。如今,河北每年都有近万名莘莘学子利用大学寒暑假回到家乡,参与到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基层一线岗位,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在了解家乡、参与家乡建设中增才干、作贡献。

除了大学生,目前面向更多群体的优秀人才返乡项目——“桑梓计划”也已在正定、平山、赵县等试点实施。未来,共青团河北省委将为更多河北籍优秀人才返乡创造条件,并积极为他们搭建与家乡的感情联络平台。

人民网石家庄3月19日电(杨文娟)西北师范大学的赵琳在沧州运河区参与疫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锻炼;西南大学的李腾达在邢台宁晋工笔画发展研讨会做起了志愿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邢丽格在石家庄平山县参与了“反诈”赶大集等活动提高了能力……年暑假和寒假期间,5.5万余名河北及河北籍高校大学生主动了解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共青团河北省委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成长成才,为将来他们返回家乡、服务家乡奠定人才基础。”共青团河北省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年河北动员了全省各单位、组织、企业为省内及河北籍高校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并在全省遴选出的29个县(市、区)重点开展,在重点县区的带动下,目前共有个县(区)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主动参与河北籍学子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马健博在河北平乡“双零社区”魏闫庄为孩子们上“寒假第一课”。徐晓丹摄

马健博,是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年寒假期间,他主动请缨参与了共青团平乡县委组织的“鸿雁归巢·筑梦平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青春护航·平安春节”假期公益托管营活动。

“春节前那天,平乡正下大雪,天气很冷,路面又湿又滑,特别难走。为了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我推着电动车走了六公里的路,到‘双零社区’魏闫庄村为孩子们上‘寒假第一课’。”马健博说,他通过幻灯片、视频、知识问答等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了假期安全自护常识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激发了他们学法的兴趣。

听过马健博普法课的平乡县县直第一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付泓达说:“马老师的课,不仅增强了我分辨不良行为习惯的能力,而且也让我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约束自己,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据了解,在此次活动中,马健博还先后到田付村、田禾村为百余名儿童进行了普法知识讲解。“可能看起来这有点‘自找苦吃’,但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能在家乡进行普法宣传,感到很自豪。”马健博说。

不仅如此,针对平乡县青少年普法宣传力度较小,法律基础薄弱等问题,马健博还提出了要丰富普法形式、用好科技手段、强化法律援助、扩大覆盖广度等建议,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马健博表示,“‘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与家乡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而且巩固了自己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真的是‘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在服务中锻炼了自己’。”

马健博只是“返家乡”社会实践中的一个代表。给学校刚起步的“竞赛班”当起“客座讲师”;走进政府、企业,触碰家乡的发展脉搏,助力家乡经济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5.5万余名河北高校及河北籍学子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各种方式为家乡发展出人出力。

筑梦故里河北团组织在实践中收获点赞

新乐市“归燕思源筑梦新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王净雨摄

在冯渡烊的印象里,家乡新乐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有果大圆润的花生、甘甜多汁的新乐西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以及哥特式建筑打卡圣地“灰姑娘城堡”。但是,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不一样的新乐展现在他面前。

在青才宣讲会的组织筹备中,学习新乐的人才政策;在新乐代表性企业中,了解其未来发展方向;在村史馆里,感受新乐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冯渡烊表示,他一定要投身到新乐发展的浪潮中。而这也是参与新乐市“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共同心声。

“我们积极打造了‘归燕思源筑梦新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品牌,凝聚了返乡大学生的青春合力。”共青团新乐市委书记安利园说,不管是在“浓情腊八幸福新乐”暖冬行动中,收获环卫工人竖起的“大拇指”,还是在“寸草心·伏羲情”爱老敬老行动中,老人们夸他们“都是好样的”,抑或是在“归雁思源筑梦新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学生家长代表说活动让她看到孩子的转变,返乡大学生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许。

不仅是在新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河北遍地开花。邢台的“燕归巢”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超过两万名邢台籍大学生积极参与;承德筛选了来自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等余所高校的名大学生在不同工作岗位“践行青春”;廊坊共有来自全国90多所高校的余名廊坊籍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沧州共招募青年志愿者名,返乡学子积极投身“‘青’力奉献‘疫’线有我”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背后离不开各级团组织的精心谋划和细致安排。”共青团河北省委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年,团省委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引导大学生了解省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19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