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宵鹏文/图 在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县城临街的一幢四层大楼外墙上,一个硕大的红色“和”字引人注目,不时有群众往来进出大楼。这里就是平山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年10月,平山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成运行,成为河北省首家县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构。该中心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 一年来,平山县以该中心为中枢,构建升级版的多元解纷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创造老区新时期和政、和睦、和美、和乐、和谐的“平山和”。 群众来访一站受理就地化解 如何实现群众少跑腿、工作人员办事不推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平山县将群众工作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疑难纠纷调解中心、综治中心6个中心的职能,“打包”进入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重塑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多元调解、诉调对接、智能应用、应急处置6大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 该中心实行“重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工作机制,平山县信访局整建制入驻,政法委、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重点科室、10个重点行业部门和各行业调解组织常驻,其他部门因需随驻,按照统一指挥、分级预警、分级调处、协同联动、教育惩戒五项工作机制要求,开设38个窗口,对群众来访实现一站式受理。 图为平山县法院工作人员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接待办事群众。 在此基础上,平山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平山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管理办法》等,在乡镇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吸纳多方力量,推进警调、民调、专调、诉调“四调联动”;在各村设矛盾纠纷调解室,推进“百姓说事、调解员说理、律师说法、包村干部帮联”工作。 创新处置模式全程提供服务 孙某年承包了平山某景区房屋修缮装修工程,但景区一直拖欠装修款。年3月,孙某来到平山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寻求帮助。接待人员立即联系平山县文旅局和景区所在乡镇政府,经多方协调,此事圆满解决,孙某顺利拿回装修款。 平山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改变了以往矛盾纠纷、信访事项发生后层层上报的繁琐工作模式,实行县级统筹,涉事部门发布预警,全部化解力量同时发力的“一键触发,联动响应”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线上流转,点对点直报,确保处置快速、直接。 据了解,有群众来访后,一般问题,相关窗口现场解决;遇上疑难杂症,采取“5+2+X”即“政法委、法院、公安、信访、司法5个单位+2名专家调解员+若干责任单位”联合调处、分级化解。群众对处置结果有意见分歧的,进入公开评议程序;对于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导入诉讼程序。 引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是平山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一大特色。该中心设有4个标准化数字法庭、4个视频调解室,既可现场调解、开庭审理,也可网上调解、网上开庭。按照“调解优先,司法断后”的工作模式,平山县法院入驻中心,为当事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诉前服务。 平山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开拓新思路,赋予新功能,紧紧扣住“和”字诀,掌握平安和谐的“密钥”,让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量满满。 智慧解纷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遇事就到多元化解中心,递材料线上、线下自己选,等消息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如今,这已成为平山县不少群众的共识。 “原来我们在村里有了事,不是跑乡里就是跑县里,现在好了,守在村里就能与县里领导对上话了。”点开
|